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当前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始终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教育评价这把“刻度尺” 怎么选的问题。我们如何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成绩,如何确定中国高校在世界的坐标,如何评判新中国教育七十多年来的成效,教育评价这把尺子至关重要。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中国的高等学校始终被缺乏合理、准确、 系统的评价标准所困扰。在国内,各种商业机构的所谓“学校排名”、“学科排名”大行其道;国际上,教育评价国际话语权不强,各种“洋标准”、“洋指标”、“洋名次”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和舆论压力,甚至有时会打乱我们的发展节奏。尤其是以人文社科见长的高校,更是在一些指标设计上偏重于理工学科的评价体系中,挨了不少骂,吃了不少亏,受了不少委屈。因此,我们亟待在教育评价领域向世界确立中国标准,亟待回答好“如何定义世界一流大学”、“如何衡量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2020 年 6 月 30 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会议强调,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这为我们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因此,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评价体系, 必须探索新时代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引导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的教育评价改革之路。 这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历史重任, 也是中国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更应在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建设评价研究中心,真实反映中国高等学校尤其是以人文社科见长高校的办学成果和综合实力,探索一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提高中国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的话语权。同时,也希望通过高质量的评价研究, 推动学校优化学科发展战略布局,提升国内外美誉度与影响力,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指标与路径设计,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